观跟庙的区别(殿庙寺祠的区别)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观跟庙的区别这个问题,殿庙寺祠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道观和寺庙的区别
寺庙是佛家修行的地方,是寺和庙的通称,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教宫庙称“观”或者"庙"或者"宫",而不称"寺"。
寺庙属于民间的泛神崇拜的类似宗教的活动场所。比如关帝庙、妈祖庙、岳王庙、城隍庙。与寺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它源于中国的本土信仰。
道观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又分正一派和全真派)的宗教活动场所。比如北京白云观、大连三清观。
寺庙供奉一些历史上实有其人、他们的事迹往往为人们所长期歌颂的著名人物,为了表示人们的敬仰之心,为他们建起了庙。岳王庙供奉岳飞是因为他保家卫国。关帝庙供奉关羽是因为他忠义气节。
道观主体建筑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文昌殿供有文昌帝君、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等;右侧是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李时珍,华佗等。
观和寺的区别
庙、寺、刹、和观是用来供奉各自的精神偶像或神,比如孔庙供奉的是孔子,道观供奉的是老子。而宫的功能是为了让活人居住,比如故宫以前就是明清帝王居住的地方。
和尚庙信仰的是佛教,孔庙和在宫里居住的皇帝信仰的是儒家,道观信仰的是道教,古刹一般指的是和尚庙,信仰的也是佛教。
庙、寺和刹居住的一般为和尚,观居住的是道士,宫居住的就是普通帝王。
殿和庙的区别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汉代以后,庙逐渐变成了神社(土地庙)。庙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等。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
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