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将军府(山西阎锡山督军府在哪里)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阎锡山将军府,以及山西阎锡山督军府在哪里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督军府的历史介绍
太原督军府,历史悠久,脉络清晰。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时期改建为大将潘美的帅府,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为山西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山西都督府。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从此这里成为了督军衙门。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这里又成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所在地,至到2017年9月1日搬离。
阎锡山的秘书都有谁
贾景德是阎锡山永远的秘书长,最后的送葬人。而在阎锡山身边有着一位号称山西第一美女的阎惠卿,也就是阎锡山小妹妹,在很长时间以来,他这位小妹妹一直担任着阎锡山的秘书,阎锡山主要的秘书还有原馥庭、徐崇寿和陈过,著名历史学者李蓼源。
阎锡山故居在那了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镇,现为河边民俗馆。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人,曾执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的规模。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各昌春接)、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走进阎锡山旧居,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东西花园,所谓东西花园,并非真正花草遍地树木郁葱的去处,而是一套连一套的深府大院。进了大门,是东花园一院。这是阎居里最大的一个院子。四面均建厅堂,中间是花坛、假山和喷水池,周围则是用条石、鹅卵石和青砖铺墁的雕砌成的带有装饰图案的车马环行便道。穿过一院东厅中间的过道,便是东花园的二院。这个院子比一院面积要小一些,但建筑上较豪华考究。栩栩如生的石雕、透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均为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风格。在东花园三院正厅的后面,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偏旁小院,也是阎锡山经常居住、办公的地方。三十年代,蒋介石曾来此拜会了阎老太爷。在三院的们东南方向,耸立着一座三层大楼。底层是十分宽敞的三眼大窑洞。并有一条上楼的石阶通道。上面两层则由青砖砌成,楼顶是方砖平铺,可供游人登高眺望。在东花园的对面,是西花园。比起东花园,西花园的规模要小得多,破坏也较严重。所谓二老太爷府,即是阎锡山的二叔爷阎书典居住的府第。这里亦是个大四合院,出厦明柱,雕刻及绘画很精致。在东花园以南紧贴二老太爷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后两院相通相连的瓦房建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后院的东北角,还有一处小院,院中耸立着阎府第二个高层建筑——得一楼。此楼前可通都督府,后部以地道与东花园二院相连。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飞,祥云朵朵,簇拥着“行得通”三个大字,均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爷府的正南,还有一处院落。即上将军府,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东花园的正北隔一条道,便是颇有名气的子明慈幼院。河边民俗馆利用阎锡山故居创立于80年代,馆内陈列品以民俗文物为主,按照农、食、住、行、娱、信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包括民间面塑、刺绣、雕刻、饮食、信仰、婚俗和元宵节民俗一条街等共58个陈列室,总面积1980平方米,这些展室的陈列,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关联,生动地反映了晋北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关于本次阎锡山将军府和山西阎锡山督军府在哪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