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去哪里玩

文峰塔的来历(阜阳文峰塔的地理位置)

文峰塔的来历(阜阳文峰塔的地理位置)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文峰塔的来历的一些知识点,和阜阳文峰塔的地理位置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谁知道文峰塔的来由啊

文峰塔在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建。宋、元、明、清均经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故又名文峰塔。民国十八年(1929年),复修时改为七层。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整。2001年,恢复部分建筑。

文峰塔来历

文峰塔位于宝丰县城南2.5公里的文笔山上。据《宝丰县志》记载:笔山,在小店乡(现在改为杨庄镇)境内,北距县城2.5公里,山系土质。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海拔154米。《正德汝州志》载:“书山,在县南,峰峦叠秀,横峙泮宫,名文笔山”。文中的泮宫原址现在位于宝丰县东关、宝丰县初级中学院内,旧时为县学,也是宝丰县的最高学府。

从前泮宫正前方有三道门,中间一道被称为“状元门”,若宝丰有人中了状元,此门才能敞开。

城南土岭主峰与状元门恰好遥相对峙,古代文人便把这架土岭比作笔。

宝丰文峰塔的来历与故事

文峰塔在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建。宋、元、明、清均经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故又名文峰塔。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复修时改为七层。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整。2001年,恢复部分建筑。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

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塔刹属藏式喇嘛塔,为清代砌筑。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座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

好了,关于文峰塔的来历和阜阳文峰塔的地理位置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