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景点打卡

遵义会议时期(遵义会议三句话概括)

遵义会议时期(遵义会议三句话概括)

其实遵义会议时期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遵义会议三句话概括,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遵义会议时期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遵义会议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共开几次

1、1935年初红军一共3次占领遵义,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四渡赤水。

2、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由毛泽东辅助周恩来指挥军事,后期改为由毛泽东负责指挥军事,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1935年1月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方向开进,以吸引追击之川军。

4、于1935年3月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遵义会议的开始与结束

1、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15日,闭幕时间是1月17日深夜。

2、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多次取得反“围剿”胜利所采取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

3、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4、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时期和遵义会议三句话概括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