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古墓(辛追夫人遗体保存之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辛追夫人古墓,以及辛追夫人遗体保存之谜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追夫人的墓葬为生命要比她丈夫跟儿子的墓要豪华
根据常规意见,三号墓主身份有两种可能:一是利苍夫妇的儿子,但并非第二代箓侯利,而是利的一个兄弟,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利没有和他们安葬在一起;二是利稀本人,但作为第二代箓侯,墓地规模又显得太小了。
辛追夫人现存何处
1、辛追夫人自1972年出土后,便一直存放于湖南省博物馆。
2、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近达三个月的挖掘,墓坑中一副巨大的棺椁终于显现出来,随着外层木椁的办盖被掀开,木椁中央的木棺则显现出来,木棺四周摆放着大量的随葬品的边箱,其中有漆器、竹简、陶器、木佣等。随着墓葬的发掘,墓主人的身份得到证实,她就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
3、1972年夏,周恩来总理在湖南上送的请示报告上迅速批示,对女尸进行解剖。1972年12月14日上午8时,在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今历史馆)里解剖。经解剖发现,其内脏保存完好,胶原纤维和刚去世时相似,细如发丝的肺部迷走神经可数。
4、另外辛追夫人血管裹有凝固的血块,血型为A型。按病理检查,辛追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病;在直肠和肝脏内发现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在其食管、肠胃内有138粒半甜瓜子,可知死于瓜熟季节。按病理推断,可能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致死,去世时年50岁。
马王堆汉墓纪录片辛追夫人故事
1、辛追,战国时期的一个女人,丈夫名叫利苍,是长沙国丞相。辛追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被葬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然而,最奇特的是,辛追虽然已经死去了二千一百多年,而她是实体,依然保存完成,根本没有腐烂,就像一个刚刚睡去的美人。因此,她被称为“东方睡美人”。
2、公元前202年,16岁的辛追还是个美丽多情的湘女,嫁给了利苍。公元前191年,即汉惠帝四年庚子日,相国利苍被赐封为侯,夫人也被封为辛追夫人。
3、辛追夫人一直胸口处常常隐隐作痛,又向右背部牵扯着痛。除了胸口痛外,辛追夫人还经常出现胸问、头晕、乏力、腹胀等症状,平常常着人去请长沙郡的名医诊治,诊后给出了几个病名,说辛追夫人操劳过度,患有心悸、胸痹、徽胀等几病于一身,开出了治心血不足、心血癌阻、肝肾阴虚的方子,吃几副后便见了好转,便叮嘱少饮膏梁之食。辛追夫人这才回想起午饭时,为陪客人的确吃了些膏梁之食,所幸的是胸口处现在不痛。
4、这时,另有人捧上来外官进奉的瓜子、甜瓜等物,这些进奉之物都是长沙国所辖各地的上好食品。辛追夫人手伸向果盘略有所思地品尝起来。半个时辰后,果盘里的瓜子、甜瓜等物所剩无几了。
5、待医官急匆匆地跑到辛追夫人的卧榻前时,辛追夫人已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6、多天以后,一个由长沙国出名的相术师测定的日子,辛追夫人的遗体就要下葬了,相利苍为辛追夫人订下了一口用巨大的整块乌木制的棺木,仅乌木的树身就要十几个人才能围起来。辛追夫人的儿子第二代侯利的兄弟,在其母亲下葬的棺材里放下了一盘母亲生前最爱吃的藕片,正因为爱吃藕片,辛追夫人曾在十几岁时随家中姐妹常到遍布荷花的池塘玩水焙戏,池塘的边上不时泛起一个个螺钉。随辛追夫人下葬的还有大量的漆器、丝麻织物、陶器、兵器、木诵和谷物、水果、中草药、禽兽等供辛追夫人享用。最后又在辛追夫人的多层寿衣外穿戴了一件极富长沙国特产的轻薄素纱禅衣……
7、1971年,考古人员对这座马王堆进行发掘时,凭借辛追夫人的棺木,测定了乌木的树龄达两千多年,经过推算,根据乌木年轮的疏密,气象学家绘出了中南地区五千年前至两千年前的降水图,对当时的气候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初辛追夫人的儿子为母亲进奉的藕片,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化,成为一盘细微抖动即粉粹为灰的物品,对长沙地区两千多年的地震史学极富说服力,在地震史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8、考古人员对辛追夫人的尸体进行了解剖,解剖证明了辛追夫人死于胆囊炎引发冠心病急性发作弊死。辛追夫人生前患有胆石症,冠心病、全身性动脉硬化、血吸史等多种疾病,辛追夫人常感胸口处痛、头晕、乏力、气促、腹胀原因如此。辛追夫人娘家池塘里的钉螺是让其患血吸虫病的原因,夫人生日宴上膏粱之食是其死亡诱因之一。)
9、“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辛追遗体保护良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软骨组织用肉眼就能看清。X光片显示,老太太的骨质比现在60岁的正常人还好。”7日,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联合公布了出土30年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保存情况的“体检报告”。这份“体检报告”指出,通过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30年来所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还从单独保存的女尸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硬脑膜及女尸保存液和有机玻璃棺内采集可疑霉斑作了细菌和霉菌培养,所检对象均无细菌生长,也没有分离出霉菌。
10、在无菌条件下,还取女尸右小腿前面皮肤、小腿肌肉组织、肝组织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部分结构与30年前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女尸的骨结构基本正常,30年前注入血管的造影剂依然清晰可见,古尸体的外形、肤色无明显变化,皮肤仍具有弹性。这些结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护方法是成功的。目前,辛追遗体已经搬到湖南省博物馆新的陈列大楼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
11、“地下寝宫”距离地面8米,恒温恒湿,模仿当年出土时原状修建,置放着大型棺椁,周围还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当年沉睡两千多年的地下环境。陈建明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科技保护的力量,与医学界合作,定期对女尸进行检测和科学研究。”据史料记载,辛追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时年约50岁。1972年,辛追遗体从墓葬中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辛追夫人古墓和辛追夫人遗体保存之谜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