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河大坝作用(大坝有什么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拦河大坝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坝有什么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拦河大坝在物理中用的是什么原理
坝体两端分设五孔提升式调节闸各一处;中间的橡胶坝共有16节,每节长70米,全长1135米,最大坝高3.5米。拦河坝最大蓄水量为2830万平方米,回水长度10.8公里,蓄水后形成1.6万亩的水面,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倍。
以其全长1135米的长度记录世界吉尼斯之最。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还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减小基底不平衡反力差),从而使大坝更坚固。
分为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3种类型。
1、重力坝:依靠坝体自重与基础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水的推力而维持稳定。
重力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耐久性好,适宜于在岩基上进行高坝建筑,便于设置泄水建筑物。但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强度未能充分利用。
2、拱坝:为一空间壳体结构,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游,利用拱的作用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变为轴向压力传至两岸基岩,两岸拱座支撑坝体,保持坝体稳定。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拱坝对地基和两岸岩石要求较高,施工上亦较重力坝难度大。
在两岸岩基坚硬完整的狭窄河谷坝址,特别适于建造拱坝。一般把坝底厚度T与最大坝高H的比值(T/H)小于0.1的称为薄拱坝;在0.1~0.3间的称为拱坝;在0.4~0.6间的称为重力拱坝。若T/H值更大时,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于重力坝。
3、支墩坝:由倾斜的盖面和支墩组成。支墩支撑着盖面,水压力由盖面传给支墩,再由支墩传给地基。支墩坝是最经济可靠的坝型之一,与重力坝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地基的能力较强等优点。
大坝和大堤区别
1、大坝是修建在河道或者中泓上的,大堤是修建在河道或者中泓两侧的。
2、大坝是水库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蓄水,发电,引水,航运,泄洪等综合作用。
3、大堤主要作用就是阻挡或者限制河道内洪水漫溢,保护河道两岸工农业、城镇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越高的拦河大坝,水的重力势能越大
1、这个问题提得不严谨,水的重力势能与水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拦河大坝建得越高,被拦住的水不外泄,那么水的质量越来越大,被拦起的水的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才越来越大。
2、如果大坝很高而水位很低,水的重力势能也有可能较小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