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历史沿革(钦州特色文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钦州历史沿革,以及钦州特色文化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安州的历史沿革
1、钦州,古称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
2、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唐武德五年(622)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
3、1983年10月8日,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4、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县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
5、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
广西钦州市几个县城
截至2019年,钦州市有灵山县和浦北县两个县。
2019年,钦州市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2县2区,全市54个镇,12个街道,98个社区,932个村委会。全市总面积10895平方公里。
1、灵山县辖新圩、佛子、平山、石塘、丰塘、檀圩、那隆、三隆、陆屋、旧州、太平、沙坪、烟墩、平南、武利、伯劳、文利17个镇,灵城、三海2个街道,22个社区居委会,387个村委会。全县总面积3558平方公里。
2、浦北县辖泉水、石埇、安石、张黄、大成、白石水、北通、三合、龙门、福旺、寨圩、乐民、六硍、平睦、官垌15个镇,小江、江城2个街道,19个社区居委会,254个村委会。全县总面积2526平方公里。
3、钦南区辖黄屋屯、那丽、久隆、那彭、东场、大番坡、沙埠、康熙岭、那思、龙门港、犀牛脚11个镇和水东、文峰、南珠、向阳、尖山5个街道,35个社区居委会,130个村委会。全区总面积2594平方公里。
其中有政府派出机构2个,分别是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东场、犀牛脚、龙门港3个镇和7个社区、2个村委会,三娘湾旅游管理区代管3个社区。
4、钦北区辖板城、新棠、长滩、小董、大垌、那蒙、大寺、贵台、大直、平吉、青塘11个镇和长田、子材、鸿亭3个街道,22个社区居委会,161个村委会。全区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
秦,今市境属象郡地,郡治所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汉初(前206—前111年),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合浦县地,县城在今市境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古城头。
隶属交州合浦郡,郡治所初在徐闻县(今属雷州市地),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迁来合浦县,与县治所同在县城里。三国时属吴国,县名不变。孙权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孙亮时(252—258年),复名合浦郡,郡、县治所仍在合浦县城内。
晋,沿袭吴制,郡、县名称与治所驻地不变。南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析合浦县地置广州临漳郡(今浦北县属其地)和交州宋寿郡,宋寿郡下辖宋寿、宋广2个县。宋寿县治在今钦北区平吉镇古城角村;宋广县治在灵山县陆屋镇。
其后至明朝依次改为钦州路、钦州府、钦州、钦县(其时钦县与灵山县同隶属廉州)、钦州(复辖灵山县,钦州隶属廉州府)。清初,钦州改为散州建制,灵山县直隶廉州府。
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同时增置防城县,隶属钦州直隶州;又从灵山县划4个练来属钦州。
今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境属其地大部分。民国,今市境大体分为钦县、灵山、合浦(部分)3县,
依次隶属广东省的钦廉军政府、钦廉绥靖处、钦廉道(以上治所驻地均在今钦州城区)、南区绥靖处(驻今茂名市)、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合浦县廉州镇)。
1950—1965年,今市境大体仍分为钦县(其中短期分设钦北僮族自治区县,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钦县改设钦州僮族自治区县,1964年2月25日正式成立,1965年8月1日又改为钦州县)、灵山县、合浦县(部分,即今浦北县)3个县,
依次隶属广东南路专区(治所在湛江市)、广东钦廉专区(先驻北海市后驻钦州镇)、广西钦州专区(治所在钦州镇和廉州镇)、广东合浦专区(治所在廉州镇)、广东湛江专区(治所在湛江市)。
1965—1994年,今市境分为钦州(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钦州县改设钦州市,1984年3月1日正式成立)、灵山、浦北3个县,依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钦州地区,专区、地区治所驻地均在钦州镇。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置钦州市(地级),同年10月28日挂牌。同时,把县级钦州市分为钦南、钦北2区,与灵山、浦北2县同隶属钦州市,政府驻钦州镇。1996年6月14日成立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1997年1月,钦州镇从钦南区析出,以其境和沙埠镇的东南、小江、五里桥、山塘、沙坡、北营、西北、高岭8个行政村和尖山镇尖山村委的环头村组成钦城管理区,钦城管理区辖文峰、向阳、南珠、水东4个街道办事处。
2003年9月撤销钦城管理区,并入钦南区。2006年7月,分钦南区犀牛脚镇三娘湾村委会等地设立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直隶于市。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灵山县、浦北县等均为钦州市辖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钦州历史沿革和钦州特色文化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