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自驾游玩

愚公移山汉阴(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汉阴(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愚公移山汉阴,以及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愚公移山实词虚词

1、愚公-实词,指的是传说中的愚公,是一个具体的名词。

2、移山-实词,表示进行动作的动词。

3、实词-实词,指能够独立在句子中担任词汇成分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4、虚词不具有实际意义或所表达的含义较为抽象,不能独立成句。根据给出的内容,愚公移山中没有虚词。

\u003c愚公移山\u003e中\

“汉阴”指汉水南面。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河阳之北”,人教版注为“黄河北岸”。苏教版未注,但其配套教参注为“黄河的北面”。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句中的“河阳”即指此地。

小学课本愚公移山原文

1、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叫愚公的90岁老人,住在太行山、王屋山脚下。两座大山挡住了他们村的出路,给他们的生活、劳动带来了很多困难。

2、一天早晨,愚公在地里干活,他看着面前那两座直插云霄的大山,不禁想:要是能把这两座山搬走该多好。当天晚上,愚公就把这个想法向家人提了出来。

3、“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进出的路,太不方便了。我想把它们搬到别出去。”

4、愚公的子孙回答道:“好啊,好啊,我们一块儿把这两座大山搬到别处去。”

5、只是愚公的妻子有不同的看法:“算了吧,老头子,就这一家子人,哪能搬得动两座大山呢?再说,即使搬吧,那么多石头、土块又往哪里放呢”

6、愚公说:“这个不难,我们可以把土石倒进渤海。”

7、第二天一早,愚公就率领全家老老小小肩挑箩筐,手提锄头开始挖山。

8、他们把挖出来的土块填到低洼的地方,把石头装起来运到渤海去。往返一次,要大半年时间。

9、愚公和他的儿孙们每天挖山不止的消息,惊动了四面八方的人。人们纷纷跑来观看。邻居家寡妇有个孩子,年龄不大,也蹦蹦跳跳地赶来帮忙。

10、愚公移山的事被智叟听到了,子搜觉得愚公真是痴心妄想。他决定去制止这个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11、智叟第二天一早就上山去找愚公。老远,他就听见了“嗨哟嗨哟”的号子声,愚公正指挥着一群年轻人搬动一块巨大的石头。智叟连忙上前挥手让大家停下来,他冲着愚公大声的说“愚公啊,你还是歇歇吧!山那么高,像你这样风烛残年的人,哪能搬得了两座大山呢?”

12、愚公擦擦汗,告诉智叟:“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13、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派来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两座大山都背走了。从此,冀州成了一片平原,再也没有大山阻挡交通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愚公移山汉阴和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