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红旗渠(根脉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大家好,关于纪录片红旗渠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根脉纪录片观后感500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红旗渠有什么景点
红旗渠有多个景点。其中著名的有红旗渠水库、观音阁、五星广场和革命人物纪念馆等。红旗渠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建成后对于解决当地水利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一道人民公社逆境奋斗时期建设的奇迹。由于红旗渠具有历史和经济的双重意义,所以这里也建有多个红旗渠相关的景点,供游客参观和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除了上述景点外,红旗渠还有一些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比如建有红旗渠大坝和拍摄纪录片《红旗渠》的电影城等。再加上当地的美食和特色民俗,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和历史底蕴。
电影巜红旗渠》是什么时候拍成的
《红旗渠》是1971年拍摄完成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的一部纪实电影片。
影片描述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动工,一修十年,而电影《红旗渠》也跟着拍了10年。
当年参加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电影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他们是新中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曾用胶片组接了一个个共和国初创和成长的历史片段。
红旗渠从哪里引的水
是从漳河引进的。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西部太行山麓,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全部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正式定名为“红旗渠”。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是一个酷旱山区。为了解决严重缺水问题,1960年2月,原林县县委在对林县山川河流和区域人文地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勘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设计,毅然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红旗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
60年代红旗渠主题曲
定叫山河换新装是电视纪录片《红旗渠》插曲,这首作于60年代的赞歌因为写的是这条渠,被当地人传唱得比流行歌曲更久远更广泛。
1969年,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修筑的引水工程——红旗渠竣工,这项被誉为“人工天河”的人工河渠总长近2000公里,充分体现了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大无畏气概。
改变,来自一代红旗渠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决心和毅力。说起修渠的岁月,特级劳模、当年被群众誉为“飞虎神鹰”的排险队队长任羊成老人的眼神变得格外复杂:“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热血豪情,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引水成功的由衷喜悦,一幕一幕,如永不褪色的电影胶片,在脑子里一遍一遍地倒带、重播……80高龄的任老告诉记者:红旗渠精神应该一代代传承下去!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